什么是小程序?
現在各大互聯網公司/平臺都推出了他們的小程序/快應用,但是大家說到小程序還是首先想到的是微信小程序。大家都知道小程序用著很方便,那到底小程序是什么呢?
微信之父張小龍說過,小程序的特征就是:無需下載 觸手可及 用完即走。
小程序通俗來講,就是寄生于微信內的各種手機APP,它們不需要下載,不占用更多的手機內存,要使用時直接掃二維碼進入,用完了后關閉即可,不需要刪除。
小程序官方定義:
小程序是一種新的開放能力,開發者可以快速地開發一個小程序。小程序可以在微信內被便捷地獲取和傳播,同時具有出色的使用體驗。
主要優勢
1)用戶可便捷地獲取服務,無需安裝或下載即可使用
2)具有更豐富的功能和出色的使用體驗
3)封裝一系列接口能力,幫助快速開發和迭代
小程序有什么優勢好處
1. 自帶推廣
小程序自帶的就近小程序功能,幫助微信用戶在五公里范圍內搜索商家,解決商家廣告無處可打的尷尬。店鋪是按照距離排列的,跟品牌的大小沒有關系。也就是說,用戶離你越近,排名就越高。微信上還有一個小程序,商家可以利用微信的社交屬性進行推廣。
2. 觸手可及,用完即走
小程序是無需下載安裝即可使用的應用程序,能夠以最低的成本觸達用戶。
隨著小程序市場的開放,未來兩年內80%的應用都會被替換,小程序還可以在手機桌面生成圖標,不占用內存,也不會潛入后,流量入口多。
3. 搜索
微信開放小程序關鍵字搜索,提高商家和商家被搜索到的機會。
同時,微信搜索頁面還設有小程序快捷入口,為常用小程序帶來更多曝光和打開機會。
4.小程序代碼
即使是最小的商店也有自己的品牌!一個小程序代碼,讓消費者可以看到你店里的詳細營業情況和優惠券,非常方便!
小程序碼也不同于二維碼,在場景中推廣開啟率更高,還可以讓自己的員工、經銷商或用戶共享二維碼,豐富推廣營銷渠道。
5. 降低成本
對于這兩類人群,小程序可以大大降低開發和運營成本:
大眾創業者:對于大眾創業者來說,很多人沒有多少啟動資金。因此,小程序成為了很多互聯網創業者的首選。畢竟開發一個APP的成本太高,運維和推廣的成本更高。
零售商:對于普通的線下零售商來說,除了每年向平臺支付固定的套餐費用外,平臺還需要從流水線上抽幾分。平臺一年的利潤是驚人的。 O2O平臺已經走到了和淘寶、天貓一樣的十字路口,那就是通過流量綁架商家,每年吃掉商家大量的利潤。
對于這兩類人來說,從開發成本到運營推廣成本,一個小程序的成本只有一個APP的十分之一,這對于創業者和傳統商家來說都是一個很大的優勢。
6.更流暢的用戶體驗
小程序的流暢度幾乎可以和APP媲美。在微信生態中,小程序無論從功能還是體驗上都可以秒殺H5頁面。 H5頁面經常會遇到卡頓、延遲、加載緩慢、權限不足等問題。這些問題不會出現在小程序中。
小程序注重用戶體驗和線上線下連接,逐步整合微信公眾號和H5功能,補短板,從根本上取而代之。
7. 更多曝光機會
小程序自上線以來,不斷發布新能力。對于商家來說,這簡直是天賜良機。他們可以通過更多渠道推廣自己的小程序,進而實現店鋪和產品的推廣和交易,甚至去其他平臺推廣。促進和增加曝光率。
8.使用是用戶
只要用戶使用過小程序,就會成為小程序的用戶,小程序會自動進入用戶的發現欄中的小程序程序列表。用戶重復消費。
9.微信打開率更高
對于同樣的廣告鏈接,在公眾號圖文中插入外鏈、閱讀原文、文末廣告和小程序廣告位所獲得的打開率是完全沒用的。小程序和閱讀原文的打開率差了20倍左右。這一切都說明小程序廣告的打開率會更高。
10. 高效的流量復購率
微信公眾號和H5可以快速吸粉,但一旦活動結束,引進的大量粉絲也會死掉。這個問題是典型的留不住用戶,用戶流失率高的問題。
小程序鏈接線上電商,快速實現用戶變現和轉化,這是公眾號和H5無法實現的。有利于留住微信用戶,提高復購率。
11.公眾號+小程序的完美結合
朋友圈、公眾號和小程序分別對應社交媒體、內容和服務。這三者的結合,就是目前最流行的小程序變現方案——社交電商。
公眾號為小程序提供優質內容引導購物,小程序負責展示商品交易并提供相關服務。這是公眾號+小程序的模式。
小程序與APP的區別
1、用戶群
載體不同則用戶群體不同,小程序是基于微信平臺的應用,用戶群僅限微信用戶,截至目前也就是微信10億+的用戶量;而APP則是上架在App Store及Android應用市場,面向全球擁有智能手機的用戶。
2、開發成本
微信小程序是基于騰訊的小程序開發框架進行開發,開發技術類似HTML。一次開發就可以自動適配所有手機,設計也只需要設計750*1334一份稿子就行、輸出2X圖給開發,所以總體來講開發成本相對較低;
而APP在實際開發中,它需要開發安卓系統和iOS系統兩種版本,所用到開發語言不同,同時還需要根據手機的不同尺寸進行適配,開發成本較高。
3、產品定位
小程序是在微信的框架里面,大小受微信的控制,比如之前不能超過2m,雖然現在調整了開發可以用分包加載的方式擴至8m;但是對于原生app來講,相差是很大的,原生的app可以達到幾十兆上百兆、不受限制;
正因為內存的控制,所以產品定位就會有所區別,必而導致內容框架會有所不同,小程序只能在功能架構上設置較為簡單,比較輕量的,適合一些工具屬性的應用,符合“快速打開、用完即走”的理念。
原生App的內存就不受控制,那么內容框架可以根據產品定位隨意增添,可發揮的空間非常大,一些電商、社區等等無論多么復雜的應用都能一一實現。
另外,因為小程序的發展時間相對較晚,所以大多數都是先有成熟的App之后,為了搶占微信的生態流量,再研發對應的小程序,那么因為內存限制以及上架平臺屬性的不同,所以兩者的內容框架及結構就會不同,通常將App中現有的成熟的內容版塊進行刪減重組再遷入到小程序體系中,做出適合微信生態圈的小程序產品。
4、基礎框架
其實移動端產品的設計規范和原則大致是相同的,但是因為受制于微信小程序的框架,小程序產品與App產品在部分版塊的表現形式上會存在一些差異:如頂部導航欄區域等。
5、用戶體驗
5.1,雖然現在小程序的入口提到微信首頁,通過下拉就能輕松獲取,但至少需要點擊3步才能打開對應的小程序;原生App是直接下載在用戶的手機桌面上,所以在打開方式上,原生App會更快速一些;
5.2,流暢度上,雖然小程序流暢度還不錯,但是當切換界面的層級較深、加載動態數據時還是會存在部分卡頓現象;app在界面切換的流暢度以及加載數據的響應速度都會比小程序更好一些;
5.3,在原生app中經常會看到一些非常有趣的動畫展示,氛圍感特別濃烈,帶給用戶非常友好的沉浸感和歸屬感;但是在小程序中,受到內存的控制,動畫展示的元素會非常少,因而在界面的切換體驗中會覺得非常單一、平淡,很難給用戶留下深刻印象。
5.4,雖然微信公眾號與小程序可以快速互通響應,但是在小程序與App的關聯體驗就會相對較差;目前如果從一個小程序打開對應的App,需要先打開客服對話框—回復提示數字—客服發送鏈接—點開鏈接才能響應App,整個步驟相對比較繁瑣,體驗較差。
文章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