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湖北省中小學校食堂專項整治工作開展以來,荊門市教育局積極謀劃探索運用“兩庫兩平臺兩機制”管理模式,通過強基礎、優過程、固長效等舉措,確保食堂安全管理工作取得成效。
“兩庫”強基礎。
“兩庫”是指學校食堂財務管理專項督導專家目錄庫和學校食堂大宗物資采購供應商目錄庫。
食堂財務管理專項督導專家目錄庫是通過設置任職經歷、所獲榮譽、職稱職級等5大條件,經校、縣、市層層選拔推薦,由學校食堂財務管理人員和具體財務人員共40人組建而成,該庫的建成有力夯實食堂財務管理常態督導工作基礎,實現每年對學校食堂財務管理工作進行專項審計或督導,并適時對食堂財務人員進行業務培訓指導。
食堂大宗物資采購目錄庫是通過對米、面、油、肉、蛋、蔬菜等學校食堂需求量大的12種品類進行招投標,相關企業經歷報名審核(主要審核企業規模、企業信譽、企業資質、抗風險能力等前置條件)、標書評分和實地測評等3大環節,公平、公正、公開遴選近80家生產和配送實力企業,并成功吸納荊楚糧油等名優產品生產和保供企業入庫組建而成,市直及東寶區、掇刀區、漳河新區等140余所學校(幼兒園)根據實際情況在目錄庫中再次公開遴選供應商。沙洋縣、鐘祥市、屈家嶺管理區等地紛紛結合市級目錄庫推行食堂大宗物資集中招標采購工作,成功構建安全健康環保的食堂供應商保供體系。
“兩平臺”優過程。
“兩平臺”是指學校食堂“互聯網+明廚亮灶”管理平臺和學校食堂資金專戶監管平臺。
通過在學校食堂“互聯網+明廚亮灶”管理平臺設置供應商管理、明廚亮灶、物聯監測、預警管理等10大功能板塊,實時監控加工制作、實時抓拍違規行為、實時感應異常報警、實時反饋問題線索、實時完成在線整改,實現從食材采購、配送到食品生產售賣全過程畫面可儲存、問題可核實、信息可追溯的信息化管理新模式。目前該平臺已聯通市、縣兩級7個平臺,完成近90%學校平臺建設,年底實現全市中小學校食堂“互聯網+監管”全覆蓋。
通過設置食堂資金專戶監管平臺,將市教育局直屬學校食堂專戶集中到指定銀行進行監管,并將銀行監管平臺與學校食堂“互聯網+明廚亮灶”監管平臺成功聯網,實現隨時查閱賬戶信息、隨時攔截異常支出、隨時監管流動資金的學生伙食費全鏈條監管新模式,后期還將持續打通所屬7個縣(市、區)學生食堂專戶監管平臺,有力確保學生伙食費安全。
“兩機制”固長效。
“兩機制”是指學校后勤人員分級培訓機制和學校食堂滿意度測評機制。
通過建立學校后勤人員分級培訓機制,明確市級培訓縣級管理人員、縣級培訓鄉鎮(校級)管理人員、學校培訓具體工作人員目標,細化食品安全、營養配餐、財務管理等培訓內容,創新采用崗前培訓、在崗培訓、轉崗培訓、脫產培訓和專項培訓等培訓模式,嚴格規定每人每年培訓時長不低于40學時,并與績效工資、職務晉升、年度考核、崗位調整進行掛鉤,有力確保后勤人員培訓工作落地見效。
學校食堂專項整治以來,市教育局全面加強后勤隊伍建設,充分保障學校后勤人員培訓經費,堅持每年培訓一線食堂管理人員近100人次,各地各學校每年培訓近4000人次,涌現出東寶中學、掇刀石中學食堂職工技能比武、鐘祥市蘭臺中學食堂廚藝大賽、掇刀區名泉小學廚王爭霸賽等多個培訓品牌,夯實了食堂管理人才基礎,全面提高學生餐質量,有力提升學校后勤服務保障能力和水平。
通過建立學校食堂滿意度測評機制,采用問卷、電話兩種模式,明確月度、季度、學期三個測評時間,面向學生、教師、家長、社會四大測評對象,開展食品衛生、服務態度、飯菜價格、口味質量、保障能力五項測評,全面征求對食堂工作意見,發現食堂管理漏洞,并根據意見及時加強食堂隊伍建設、改進食堂工作流程、改善學生伙食質量,逐步提高食堂服務保障能力,保障食堂管理工作常態長效,以辦好師生滿意食堂的優良成效,為辦好人民滿意教育夯基壘臺。(本文來源:中國食品報)
文章標簽: